标题党的威力
是的,之所以看(听)这本书,是因为被书名吸引了。“登天”啊,好神秘,好想了解是什么东西。果然是学心理学的人起的题目,对人的心理把握的真准。
另外还要感谢喜马拉雅APP,让我在上下班、跑步的路上听完了这本书。和大多数人一样,我也是翻书难,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字就不想读了,不如打一局王者荣耀。但自从听了喜马拉雅上的有声书,我对自己又有了一个了解:我喜欢听书,能听进去,不会被厚厚的书页吓退。所以,这已经是我今年以来用喜马拉雅APP听的第九本书了。
几个小故事
作者在准备写书的时候,问了一位酒吧服务员,她喜欢看什么样的书。“不要长篇大论,是讲故事的,最好和爱情有关系”,就是这本书的形式。人都喜欢听故事,更偏爱啃教科书的人应该很少吧。
这也让我有了一点反思:我写的文章是不是可读性比较差,因为我不是在讲故事,而是随自己的心思随便写,简单来说,就是“八股”文,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形式。以后可以试着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文章。
这让我了解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情况。一间精心装饰的咨询室,到处充满了放松、私密的暗示;一位从服装到言谈举止都处处讲究的,力求给你专注倾听感觉的咨询师;启发你自己思考,而非帮你决策,这是很关键的地方。作者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,引导着每一位寻求帮助的人,探寻自己内心的想法,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特点,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。无论是从小城的天之骄子到哈佛产生巨大落差的新生,还是因为长时间被军人父亲压制导致逆反心理强烈产生的“同性恋”错觉的人,作者都帮助他们分析了自己,并帮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,改善了情况。
这让我想起以前听的一个节目,北京交通电台的“十点谈心”。看完这本书之后,我明白过来,“十点谈心”这种解读每一封传过来的“小纸条”的节目方式,其实和心理咨询是很相似的,区别只在于其深度和专业性不一样。
四个我感兴趣的点
幽默感
在书的最后,作者提出,幽默是治愈抑郁症的有效方法。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,我对这个说法深表兴趣。我是一个没有什么幽默感的人,以前也不怎么关注这方面。但作者提出,幽默不仅能够改变人的心情,还可以改变人思维的方式,改变人看待世界的角度,好处大大滴。这让以前从未关注过幽默感的我很受吸引和启发。
怎么培养幽默感,这还是一个问题,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笨嘴拙舌的人来说。但既然我已经知道了这一点,总会有办法的。这也是读书最大的愉悦感:借读书来映照自身,磨砺自我。
自省智力
作者在书里介绍了一个概念,自省智力,也就是自省力。其实心理咨询的主要关注点,就是帮助来询者提高自省力,增加对自己的认识,以做出更好的决策。古希腊贤人的一句名言,“认识你自己”,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坚持一生的事情。苏格拉底还说,“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”,深有感触。王阳明提倡的“致良知”,其实道理上也差不多。由此可见,古今中外的人,他们的思考结果都是差不多的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“大道归一”吧。
正好我就是属于一个自省力比较强的人,当然这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。以前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,但被作者专门提出来之后,让我更明确了这一点,也更加坚定了对这方面的坚持。
系统脱敏疗法
大体意思就是,如果你害怕什么,就努力让自己多去做,以减少恐惧。害怕社交场合,就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;害怕当众发言,就多参加一些讲座、演讲。
对于我来说,这一方法在克服我对不稳定、不确定的恐惧方面提供了一个思路。我可以多去旅游、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。可能是从小到大的稳定环境,以及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,让我养成了依赖人、依赖稳定环境的习惯。幸好,我已经发现了这一点,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。
如何倾听
很多人喜欢说,而不会听,相信每个人周围都会有这样的人。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很重要的一步,只有有效的倾听,才能够让咨询师和来询者关系更近,咨询治疗才能继续下去。如何才能让来询者觉得你在真心的倾听?专注的眼神,适当的反应(包括神态、动作、语言),这是倾听的关键(我能记得的部分)。这也让我了解了在以后的交流中,如何倾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