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冥想实践

Posted by 彳亍而行 on July 11, 2017

缘起

冥想(打坐、坐禅),这个古老的思维锻炼方式,近年来在西方的科学研究下再次放出光彩,逐渐融入一部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。

我在实践之前,从不同渠道了解过冥想。在佛教中,有打坐的禅定方法,对思维修有作用。王阳明也将冥想打坐作为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。《自控力》一书中,也推荐冥想作为提升专注度的方式之一。

于是我准备尝试一下冥想。

实践和感觉

经过刚开始的尝试,我发现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冥想,效果会比较好。作为一个内向性格的人,我现在一般将冥想作为工作一段时间后的休息,一般在小会议室,关上门,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。

将手机调整到静音模式,然后设置定时闹钟(一般是10min),然后以一个舒服的方式坐在椅子上,闭上眼睛,深呼吸。正念冥想要求尽量专注于自己的呼吸。在这个过程中,思维经常云游四方,不过没关系,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,再将意识转回到呼吸上来即可。刚开始受外界影响会比较多,熟练之后,对环境声音的的敏感度会降低。

每次冥想结束之后,睁开眼睛,会感觉大脑都被刷新了,像是刚开机一样,又会有精力去工作。冥想对于提升专注度、平静心情、自我回顾和反省、梳理思路,都有作用。

冥想和打盹的区别

冥想和打盹(睡觉)的主要区别,在于打盹的时候,可以任由思维联想到任何地方。而冥想则需要控制自己的思维,专注于呼吸(或者其它的方式)。冥想之所以能成为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,就在于此。